会员风采

首页 / 会员风采 / 会员新闻

会长黄文华:引领3D打印新思潮

来源:南方医科大学 杨洋 时间:2018-06-22
    
   
    “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”是黄文华最喜欢的诗句,他这样解释道:“做人只有以开明宽阔的胸襟,接受各种思想、各类知识,方能才思不断,新水长流。”作为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、博士生导师,黄文华长期从事医学3D打印、数字医学、临床应用解剖学等相关研究,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对待自己的科研事业,勇于探索、推陈出新,收获了多项研究成果。在多年的科研道路上,黄文华曾获首届“中国青年解剖科学家奖”,他还是人体解剖学全国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,担任广东省医学3D打印应用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,南方医科大学医学3D打印研究所所长。
 
 
 
师承前贤,为数字医学不懈奋斗
    黄文华师从著名解剖学家、“中国数字人之父”钟世镇院士。钟院士是中国现代临床解剖学奠基人,中国数字人和数字医学领域的开拓者。钟院士经常这样告诫自己的学生:“现在能够依靠个人努力取得重大成就越来越难,更多需要团队和他人的帮助,总要有人甘当配角。”这种“配角人生”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黄文华,他时刻以恩师的话勉励自己。他说:“医学基础研究离不开临床的实际需求,我们所做的工作只是更好地为临床服务,做好‘临床’的配角。”
    博士期间黄文华有幸加入钟院士的团队,见证了“中国数字人”的横空出世,这一壮举使中国成为了继美国、韩国之后第三个拥有数字化可视人数据的国家。在钟院士的谆谆教导下,黄文华坚定了基础服务临床的指导原则,以临床应用为主结合数字医学新型技术的科研路线。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,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科建设取得一系列突出成果,2007 年黄文华作为《中国数字化虚拟人体若干关键技术研究》项目的参与者,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 
 
继往开来,在3D打印技术领域大显身手
    黄文华在3D打印技术领域积累了众多经验,获取了相当大的成绩。他现任中国临床解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广东省解剖学学会常务理事,广东省增材制造研究与应用协会会长,广东省3D产业创新联盟副理事长,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生物医学会理事,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学3D打印技术分会主任委员,SICOT中国部数字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,中华医学会数字骨科组副组长,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委员,《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》《中华显微外科杂志》编委。
    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制作工艺,它与医学的结合已成为科技界的一股新兴潮流,黄文华从中看到了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。基于虚拟仿真的数字医学研究与3D打印技术具有天然的亲和力。但是不管模型重建的再逼真,它也只能在电脑中实现、观察,而仿真手术却能为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手术规划。在实际诊疗中,如何确保个性化实施极为重要。而3D打印技术的兴起给予了黄文华更为宽广的施展空间。
 
精心打造科研平台,推进3D打印技术应用于实践
    随着医学3D打印应用研究的深入,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。对于临床一线工作者,缺乏相关知识背景基础,而且在繁重的医务工作中,也无暇亲力亲为,技术壁垒、硬件设施制约着其发展。而且,理工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会,对于科技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    基于以上情况,黄文华带领团队根据临床实际应用的需求,构建了以数字医学、医学3D打印、生物力学等技术为代表的“医学3D打印技术创新平台”,依托解剖国家重点学科,建设了“南方医科大学医学3D打印研究所”、“广东省医学3D打印应用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”等,致力于推进高新科技的医学转化应用,编撰出了国内第一本与3D打印有关的骨科临床应用专著——《3D 骨科学》。
    通过“临床需求—服务平台—临床应用”的双向联动机制,面向临床医疗服务机构及器械企业提供第三方医学数字化设计、3D打印精准制造等技术服务,有效的突破了数字化技术应用的瓶颈,使医学3D打印技术服务落到临床应用的实处,通过源自临床多样化的医疗需求,有效形成了可持续创新的3D打印应用机制。目前,这一成果已在全省范围为多家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服务,受到业内人士一致好评。如,参与设计并协助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“髋臼骨折3D打印腹腔镜辅助下内固定术”,通过术前虚拟仿真及手术规划,并借助3D 打印仿真骨折模型于体外进行手术预演,在腹腔镜辅助下成功完成髋臼骨折固定手术,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,这一成功的案例在中央台及地方台均有报道。
 
深入钻研,聚力高端核心技术产品应用转化
    说起医学3D打印技术的发展现状,黄文华娓娓道来:“现在的医学3D打印技术创新应用多集中在形态学阶段,成型的模型更多的只能用于体外观察和简单的协助操作,并不具备可植入性及生物功能特性。”对于医学3D打印的应用前景,黄文华认为还有很大的空间去挖掘。他目前的工作重心即为针对医学3D 打印关键技术,聚力高端核心技术产品应用转化。
    在医学教学方面的应用潜力也是十分巨大的。他说:由于大体资源的受限,寻求复制标本的新技术已被提上了科研日程。3D打印与数字医学结合,以数字仿真人体为蓝本,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国内医学教育大体资源不足的问题。如,南方医科大学生命博物馆铸型标本堪称艺术精品,但其制作周期长、工艺复杂,而且保存不易,更受限于标本来源。如果将模型数字化就可进行永久保存,而通过3D打印技术就能实现批量复制,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。在针对解剖医学教育模型的初步探索中,黄文华带领团队与上海光韵达医疗联合进行了产业化开发合作,争取在产学研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。
博学多才,拓展3D打印技术应用范围
    青,取之于蓝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而寒于水。作为一名知识渊博、谦虚谨慎的科学家,黄文华在科学的世界不断汲取知识和力量,让自己的科研人生越来越充实,内心越来越强大。他不畏艰险、挑战难题、超越自我,获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。他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重大仪器专项、国家863 计划和其他省市级课题40余项,累计在研经费4000多万元。他还曾赴美国、新西兰、韩国、新加坡、香港、澳门、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学习和交流,获取先进经验,让自己的研究更加深入。
    黄文华对自己的科研事业有着永不枯竭的动力,他说:“3D打印技术将成为改变未来世界新的创造性科技,它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蕴含着无限可能,这些可能性是推动我们不断探索、勇于前行的力量源泉。”让我们共同期待黄文华和他的团队引领大家尽快走向医学3D打印应用新时代。
置顶